很多在给职场新人交流经验的时候,会建议不要轻易加入创业公司,尤其是刚刚开始创业的公司,因为创业公司多半福利不到位,业务管理和发展也还不成熟,有的甚至基础岗位人员配置都还不齐全。但对于创业公司还是要辩证看待的,毕竟也有的创业公司最终也是发展不错的。那么怎么看创业公司值不值得待呢?
对于一家公司值不值得做,要看自己怎么考虑的,如果你感觉这样的工作你不喜欢,你可以别有选择,你要是选择的话要提前知道公司的情况!问自己几个问题
1.公司的使命是什么?公司的发展方向?公司有没有前景?
2.你老板有没有责任心,有没有远见!
3.公司的氛围是否是积极向上,充满正能量。
4.所在的行业有没有发展前途?
5.公司的晋升制度是否明确,自己有没有机会升值,升值空间如何?
了解清楚,值不值得自己加班,这样你才会更好的工作!
1,行业,根据现在的社会大环境以及现阶段同行业的发展情况,做一下简单的分析判断。如果现在的国家政策大力支持,同行业发展情况都不错,那说明行业前景是有的。
2,老板的经济实力,公司创办初期,业务量肯定不会很多,对于公司来说,支出大于盈利,这时候就要看老板的硬实力怎么样了,如果老板经济实力不行,那可能不等到公司开始盈利就倒闭了,这种情况就不要考虑发展了,生存都是问题。
3,公司经营模式,这点有点抽象,我也不好解释,好的经营模式能适应市场,不好的模式早晚会被淘汰,这个纯靠自己判断。
4,老板的软实力,包括工作能力,管理能力,个人眼光,人品等等,也能决定公司以后的发展是否能顺利发展。
如果创始人拿的钱比你都好几倍,在大公司你不会有怨言,但在创业初期的小公司你会有所质疑。因为大公司有资源,而创始人也是打拼好几年。在大公司的你的薪资,在整个劳动市场也不算低。但创业公司必须要卧薪尝胆,如果老板自己都不愿意,拿作为员工的你肯定也不愿意。
许多创始人或核心团员会对组员要求一些规矩,例如不能迟到,上班时间不能打游戏等,但如果创始人迟到,核心团员打游戏,不会受到惩罚,你就会感受到差别待遇。甚至于高层员工不需要打卡等,也是会让你感到不满的点。
有些创业公司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,甚至于挑战法律以及道德的底线。对于这一点,并不能算是绝对性的错误。毕竟时代在变化,法律也必须跟随者变化而改变。过去我们认为的“道德观“也在改变,甚至于价值观也是如此(例如越来越不重视个人隐私),但是有些底线是不能越过的。例如要求借款者提供隐私照片、或是涉h的直播等等都不是一个值得付出的商业模式。
一家公司由复数的人行程,所以不管你在该公司做什么,都会有同事,而跟他们都会有上下属关系。不管是谁,如果你周围的人值得你学习与尊敬,这家公司可能就值得你付出。毕竟人生不进则退,不上则下,我们必须要在生活、工作的过程中学习、体会各式各样的乐趣与挑战,才可以更上一层楼。
创业板公司业绩向好 “创蓝筹”配置价值受关注
近期创业板表现强势。2月6日,沪指涨1.72%,深证成指涨2.87%,创业板指涨3.74%。本周四个交易日,创业板指已累计上涨4.38%,将春节前的高点踩在脚下。
值得注意的是,创业板2019年业绩预告已基本披露完毕,整体预喜率超6成。机构认为,由于业绩预告表现出色,创业板整体走势值得期待,特别是代表核心资产和成长性科技主线的“创蓝筹”可择优配置。
阿里、京东、拼多多电商三大巨头集体“失宠”,下半场拼什么?
阿里、京东、拼多多,电商界的三大巨头,日子并不好过。近日,美国证交会公布了一份预摘牌名单,称根据《外国公司问责法案》,认定五家中国公司存在风险有可能退市。消息一出,中概股集(13)人阅读时间:2022-04-09电商三巨头最新财报出炉:下沉市场争夺战拉开序幕,中小电商企业何去何从?
近日,电商三巨头阿里巴巴、京东、拼多多发布了2021年度财报。财报显示,截至2021年年底,阿里巴巴全球年度活跃消费者达到约12.80亿,同比增长64.3%,新增用户主要来源于淘特;拼多多年(14)人阅读时间:2022-04-09尚德机构:2021Q4净利润达1.51亿元达新高,下半场竞争先发优势凸显
北京时间4月8日,成人职业在线教育企业尚德机构(NYSE:STG)公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。财报显示,尚德机构在2021Q4净收入为5.89亿元,净利润创新高达到1.51亿元,实现连续第三(26)人阅读时间:2022-04-09硬科技创业潮:热钱流向硬科技,人均博士、技术造富、VC排队送钱
硬科技是指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大支撑作用的关键核心技术,当前主要体现在人工智能、航空航天、生物技术、光电芯片、信息技术、新材料、新能源、智能制造等领域。根据清科研(11)人阅读时间:2022-04-05阿里、京东、拼多多电商三大巨头集体“失宠”,下半场拼什么?
电商三巨头最新财报出炉:下沉市场争夺战拉开序幕,中小电商企业何去何从?
尚德机构:2021Q4净利润达1.51亿元达新高,下半场竞争先发优势凸显
硬科技创业潮:热钱流向硬科技,人均博士、技术造富、VC排队送钱